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中草药专题 >> 木香
按功效查找 按归经查找 按拼音查找 按药性分类 按药味分类 按药用部位分类

木香

【图片】木香是什么|木香的功效与作用|木香的附方|木香的食用方法|木香的副作用|木香图片|木香的临床应用【木香】专题木香为您推荐木香是什么|木香的功效与作用|木香的附方|木香的食用方法|木香的副作用|木香图片|木香的临床应用等。木香具有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主要用于胸脘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等症状!

木香是什么

木香来源于菊科植物川木香、云木香(广木香)、土木香(祁木香)、藏木香的干燥根。木香主要分川木香和云木香。

木香是一种重要的中草药植物。传统中医药学称木香主治中寒气滞、呕吐泄泻、里急后重。含多种芳香挥发油,具有行气止痛、温中和胃、解痉降压和抗菌作用。以香气浓郁者为佳,生用或煨用。

云木香原产印度,20世纪40年代引入我国云南栽培,50年代由云南引入四川栽培。现云南、四川为其主要产区,湖北、陕西等省也有栽培。川木香主产四川。土木香主产于河北省安国市。藏木香主产于西藏。

观赏作用:室内的盆栽植物有许多,例如碰碰香、菊花等,如果家里条件允许,种植木香也是可以的。

木香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 辛苦,温。

①《本经》:“味辛,温。”

②《汤液本草》:“气热,味辛苦,无毒。”

【归经】 入肺、肝、脾经。

①《本草衍义补遗》:“行肝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人心、肺、肝、脾、胃、膀胱六经。”

【功能主治】 行气止痛,温中和胃。治中寒气滞,胸腹胀痛,呕吐,泄泻,下痢里急后重,寒疝。

①《本经》:“主邪气,辟毒疫,强志,主淋露。”

②《别录》:“疗气劣、肌中偏寒;主气不足,消毒,(治)温疟,行药之精。”

③《本草经集注》:“疗毒肿,消恶气。”

④《药性论》:“治女人血气刺心心痛不可忍,末,酒服之。治几种心痛,积年冷气,痃癣症块,胀痛,逐诸壅气上冲烦闷。治霍乱吐泻,心腹疠刺。”

⑤《日华子本草》:“治心腹一切气,止泻,霍乱,痢疾,安胎,健脾消食。疗羸劣,膀胱冷痛,呕逆反胃。”

⑥王好古:“治冲脉为病,逆气里急。主脬渗小便秘。”

⑦《本草通玄》:“理疝气。”

行气调中。本品味辛苦,性温,辛散温通,苦降,其味辛香走窜,可升可降。入脾、肝、胃经,脾主升,胃主降,肝主疏泄,而调畅气机。故本品能行气调中,用于中焦气滞之证,行脾胃气滞,而行气止痛,脾主运化,胃主受纳,二者升清,降浊,相辅相成,并依靠肝的疏泄调气机的功能。由于风寒等外邪侵入,或饮食不节,或七情所伤,而致脾胃的失降,运化功能及肝的疏泄功能失职,气机升降失常,气行不畅,阻于中焦,出现脘腹攻痛或窜痛,痞胀,闷满,食欲不振等症,本品辛香走窜,温通苦泄,疏通气机。行气通腑,通则不痛,为行气调中的佳品。

活血通络。本品辛散温通,其色赤,故入血分、可活血散瘀。脾统血,主四肢、肝藏血,主筋,故可活血通络,用于风寒痹痛,血瘀疼痛等证。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气血运行不畅而出现的瘀血痛经,闭经,腹痛,跌打损伤,以及风寒湿邪客于经脉,留滞于筋骨关节,气血瘀滞的关节痹痛等证,可活血行瘀,通络而止痛,因其性温,从寒邪内侵者最为适宜。

利尿通淋。《神农本草经》日木香:“主邪气,辟毒疫,主淋露。”木香味辛性温、辛散行气,性温可通,有理气通淋之功。用于气淋之证最宜。气滞淋证多由湿热内阻,气滞不通所致,小便涩滞,脐下胀满疼痛特甚,舌苔薄白,脉象沉弦,治用木香理气通淋,气行滞消,小便自通。

辟毒消恶。如《神农本草经》曰:“木香,辟毒疫。”《本草经集注》曰: “消恶气。”治瘴气,如感受山岚雾露湿热郁蒸之毒气后,表现寒热交作,神志昏迷,或声音哑,治用木香有御瘴雾,消恶气之效。《本草从新》曰:“木香杀鬼物,循瘴雾,去腋臭。”

消癖化癓。《药物论》曰:“木香消痃癖瘕块,胀瘴。逐诸壅气上冲烦闷。“癓多由七情内损,饮食不节,内伤生冷,寒凝气结,气滞血涩;气机失宣,气聚不散而为气瘕,症见:胸胁或脐腹气聚成块,胀急疼痛,或大或小,或左或右,或防于饮食,或得暖气矢气则舒,舌苔薄白,脉象沉弦。治用木香行气消瘕,如《景岳全书·瘕瘕类》曰:“行气之法,大有权宜。如气实则壅滞,宜破而行之,气闭则留蓄,宜利而行之;热则干涸,宜寒而行之,气寒则凝结,宜温而行之,此散气治瘕之在法也。”

理气止痛。木香是理气止痛的最常用药。以脾胃为主,全消化系统各脏器之疼痛均可使用。木香所含之挥发油、内酯和生物碱具有较强的舒张平滑肌痉挛的作用,尤其对消化系统疼痛的效果较好,对食管、贲门、胃、十二指肠、肠道、胆管、肝管、胰管的痉挛性疼痛和功能紊乱之胀气,均有治疗效果,并且是主要的中药,中医辨证不论实证、虚证都能使用。

本品对气管、输尿管、膀胱、子宫之平滑肌痉挛也有舒张作用,对这些病症引起的疼痛临床也可使用。对心脏血管平滑肌痉挛引起的胸闷也有治疗效果。

鉴别应用。木香和红木香,均为辛苦温香,均可行气止痛,但木香行气力强,且作用广泛,并有健脾消食之功。而红木香兼有活血通络止痛之功。其主治有异,药名近似。

木香的药理作用

解痉。

其对豚鼠肠痉挛有直接的松弛作用。对乙酰胆碱、组胺引起的平滑肌痉挛有对抗作用。其解痉作用类似罂粟碱而较弱。

行气止痛。

擅长于调中宣滞,适用于脾胃气滞所致的脘腹胀痛、食少呕吐。

理气疏肝。

用于肝胆气滞引起的胁痛。

健脾消滞。

可调胃肠滞气。治疗腹痛、腹泻、里急后重。

止吐。

本品对急性胃肠炎的呕吐,神经性呃逆,均有作用。

镇痛。

对消化道炎症,溃疡性疼痛、有明显的止痛效果。

降压作用。

所含内酯类化合物50mg/kg、木香烃内酯35mg/kg、二氢木香烃内酯65mg/kg及二氢木香内酯60mg/kg静脉注射,对麻醉 狗均有降压作用;去内酯部分的油10mg/kg及12-甲氧基二氢木香烃内酯25mg/kg降压作用更强, 主要由于直接扩张血管及抑制心脏的作用。

抑制平滑肌。

以上各成分1——10μg/ml浓度对离体兔十二指肠有弛缓作用,对豚鼠离体回 肠有对抗乙酰胆碱、组胺、氯化钡的作用,而以去内酯油的松弛作用最强,在内酯成分中以二氢木香烃内酯解痉作用最强, 与罂粟相似;各部分对乙酰胆碱及组胺喷雾豚鼠所致的支气管痉挛均有解痉作用。

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豚鼠离体气管与肺灌流实验证明,木香水提液、醇提液、挥发油及总生物碱能对抗组胺与乙酰胆碱对气管与支气管的致痉作用。挥发油中所含总内酯、木香内酯、二氢木香内酯等内酯成分以及去内酯挥发油均能对抗组胺、乙酰胆碱与氯化钡引起的支气管收缩作用,其中以二氢木香内酯作用较强。

温中和胃。

如《本草纲目》曰:“木香乃三焦气分之药,能升降诸气。”临床多用于脾胃气虚,运化无力所致的呕吐、腹泻等证。

对心血管的作用。

低浓度的木香挥发油及从挥发油中分离出的各种内酯部分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豚鼠与兔离体心脏的活动,对离体蛙心也有抑制作用。小剂量的水提液与醇提液能兴奋在体蛙心与犬心,大剂量则有抑制作用。云木香碱1-2mg静脉注射能兴奋在体猫心,对心室的兴奋作用比心房明显。

抗菌作用。

挥发油1:3000浓度能抑制链球菌、金黄色与白色葡萄的生长,对大肠杆菌与白喉杆菌作用微弱;总生物碱无抗菌作用。本品煎剂除对副伤寒甲杆菌有轻微抑制作用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等7种致病菌无效。另有报道,煎剂对许兰氏黄癣菌及其蒙古变种等10种真菌有抑制作用。

用于治疗腹痛。

由于能行肠胃滞气,所以消化不良或虫积等所致的腹满胀痛,均可应用。对消化不良,可用木香醒脾开胃止痛。有食积,呕吐、下泻者,配山楂麦芽陈皮等,方如木香顺气丸。如腹痛由虫积所致,则在驱虫方剂内加入木香一味,对减轻腹痛有帮助。

用于治疗痢疾泄泻。

对兼有里急后重、腹部胀闷者更适宜。一般认为煨用较好,但不经煨用者也有效。

对肠道的作用。

木香水提液、挥发油和总生物碱对小鼠离体小肠先有轻度兴奋作用,随后紧张性与节律性明显降低。对乙酰胆碱、组胺与氯化钡所致肠肌痉挛有对抗作用。小剂量煎剂对离体小肠的作用无一定规律性,大剂量则呈抑制作用。挥发油亦可抑制离体兔小肠运动,使其节律变慢,收缩不规则。去内酯挥发油、总内酯以及木香内酯、二氢木香内酯挥发油与二氢木香内酯作用较强。

木香的配伍应用

砂仁,行气和中。砂仁辛散温通,芳香理气,善理脾胃之气滞,为醒脾和胃之良药,红木香可行气调中止痛,二药合用,行气之力俱增,并可醒脾;止痛,故可用于脾胃气滞,脘腹胀痛,呕吐少食等证,可行气和中。

红花,活血通经,消肿止痛。红花辛散温通,入血分,可活血通经,消肿止痛,红木香入血分可活血通络止痛,二药合用,又秉红木香之芳香,走窜之性,其可破血活血,通络止痛,故对于瘀血瘕瘕痞块,难产死胎,血滞闭经腹痛,跌打损伤等,活血力强,使经脉通,滞血行,肿痛自消。

木香的附方

治一切走注,气痛不和:广木香,温水磨浓汁,入热酒调服。(《简便单方》)

治内钓腹痛:木香、乳香没药各五分。水煎服之。(《阮氏小儿方》)

治一切气,攻刺腹胁胀满,大便不利:木香三(二)两,枳壳二两(麸炒微黄,去瓤),川大黄四两(锉碎,微炒),牵牛子四两(微炒),诃黎勒皮三两。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生姜汤下三十丸。(《圣惠方》木香丸)

治一切沉积水气,两胁刺痛,中满不能食,头目眩者,可用茶调散,次服本方:木香、槟榔青皮陈皮、广茂(烧)、黄连(麸炒)各一两,黄柏、大黄各三两,香附子(炒)、牵牛各四两。上为细末,水丸如小豆大。每服三十丸,食后,生姜汤送下。(《儒门事亲》木香槟榔丸)

治肠胃虚弱,冷热不调,泄泻烦渴,米谷不化,腹胀肠鸣,胸膈痞闷,胁肋胀满;或下痢脓血,里急后重,夜起频并,不思饮食;或小便不利,肢体怠惰,渐即瘦弱:黄连(去芦、须)二十两(用茱萸十两同炒令赤,去茱萸不用),木香(不见火)四两八钱八分。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浓煎米饮下,空心日三服。(《局方》大香连丸)

治下痢脓血,里急后重,日夜无度:芍药一两,当归五钱,大黄、黄芩、黄连、木香各一钱半,槟榔一钱。为末。每服三、五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如未止,再服,不后重则止。(《紊问病机保命集》导气汤)

治寒疝,以及偏坠小肠疝痛:川楝子三钱,小茴香五分,木香一钱,淡吴茱萸一钱。长流水煎服。(《医方简义》导气汤)

治霍乱转筋:木瓜汁一盏,木香一钱匕。上二味,以热酒调下,不拘时。(《圣济总录》)

治小儿阳明经风热湿气相搏,阴茎无故肿或痛缩:广木香、枳壳(麸炒)二钱半,实甘草二钱。水煎服。(《曾氏小儿方》)

治腋臭:好醋浸青木香,置腋下夹之。(《必效方》)

治恶蛇虺伤:青木香不拘多少,煎水服。(《袖珍方》)

木香的食用方法

木香顺气丸

成分:木香、砂仁香附(醋制)、槟榔甘草陈皮厚朴(制)、枳壳(炒)、苍术(炒)、青皮(炒)。

适应症:行气化湿,健脾和胃。用于脘腹胀痛,恶心,嗳气。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9克,一日2—3次。

禁忌:尚不明确。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注意事项:

(1)孕妇慎用。

(2)忌生冷油腻食物。

(3)本药宜空腹用温开水送服。

(4)本药为香燥之品组成,如遇口干舌燥,手心足心发热感的阴液亏损者慎用。

(5)本药对气机郁滞,肝气犯胃的胃痛窜走者效果好,不适用于其他证侯的胃痛。

(6)服药三天症状无改善,或出现胃痛加重或其他症状时,应去医院就诊。

(7)长期服用应向医师咨询。

(8)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9)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0)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1)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2)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木香槟榔丸

【主要成份】木香、槟榔、枳壳(炒)、陈皮、青皮(醋炒)、香附(醋制)、三棱(醋炙)、莪术(醋炙)、黄连黄柏(酒炒)、大黄牵牛子(炒)、芒硝

【性 状】本品为灰棕色的水丸;味苦、微咸。

【简介/商品功效】行气导滞,泻热通便。用于湿热内停,赤白痢疾,里急后重,胃肠积滞,脘腹胀痛,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半袋(3g)—1袋(6g),一日2次—3次。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 忌】孕妇禁用。

【注意事项】

(1)寒湿内蕴胃痛、痢疾及冷积便秘者慎用。

(2)年老体弱及脾胃虚弱者慎用。

(3)忌食辛辣油腻、酸性及不易消化食物。

大枣木香粥

【原料】木香6克,粳米30-60克,大枣20枚,白糖适量。

【制作】将大枣去核,浸泡后连水同粳米煮粥,粥将熟时加木香再煮片刻,放入白糖调匀即可。

【用法】每日2-3次,温服。

【疗效】健脾和胃,燥湿止泻。适用于小儿脾虚腹胀泄泻。

【注意事项】小儿疳积,胃肠积滞者不宜用。

陈皮木香鸡

配方:陈皮6克,木香6克,仔鸡肉100克,蘑菇30克,姜5克,葱5克,盐5克,素油30克。

制作:

(1)把木香、陈皮烘干,打成细粉;仔鸡肉洗净,切成3厘米见方的块;蘑菇发透;去蒂根一切两半;姜切片,葱切段。

(2)把炒锅置武火上烧热,加入素油,烧六成熟时,下入姜、葱爆香,随即下入鸡肉、蘑菇、盐、药粉,再加清水50毫升,用文火煲15分钟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吃鸡肉50克。

功效:健脾胃。慢性肝炎脾胃虚弱者食用。

大枣木香汤

原料:大枣10个,木香10克,清水适量。

做法:将大枣洗净去核,放锅中,加适量清水煎煮30分钟,再放木香煮5分钟即可。

功效:大枣补中益气,养心安神;木香疏肝、理气、止痛,健脾消滞。二者合用,健脾理气。

应用:适宜慢性肝病属脾虚肝郁者服用。

双香炖猪大肠

主料:猪大肠250克。

辅料:海参10克,木香10克,沉香5克。

调料:盐2克,酱油10克,大葱5克,姜3克,味精1克。

做法:

(1)将海参泡发,洗净切片。

(2)将沉香、木香一同装入纱布袋中。

(3)猪大肠洗净,切细。

(4)锅内加水适量,放入大肠,煮沸去沫。

(5)加葱、姜煮至肠将熟。

(6)放海参、药袋,煮至大肠极软。

(7)再加适量盐、酱油调味稍煮即成。

养生功效:

(1)本品具有行气养血、润肠通便之功效。

(2)适于气滞兼津亏便秘者食用。

木香的副作用

木香对于阴虚津液不足者慎服,更多的副作用要根据每个人的情况而定,不同体质和疾病都可能有不同的反应,有句古话,是药三分毒,因此在服用木香时,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副作用】

(一)传统文献

《本草纲目》:无毒。

(二)临床观察

无毒。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没有不适反应。长期服用也没有明显副作用。阴虚内热病人多用、久用使人口干和生内火。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5钱:磨汁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或密汁涂。

【注意】

阴虚津液不足者慎服。

《本草经疏》:“肺虚有热者,慎毋犯之。元气虚脱及阴虚内热,诸病有热,心痛属火者禁用。”

《药性纂要》:“若阴虚血燥而内热,如咳嗽吐血者,虽气滞不可用也。”

《药性通考》:“过服泄真气,畏火,体弱气虚者禁用。”

《得配本草》:“脏腑燥热,胃气虚弱者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