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Pu Gong Ying
【别名】蒲公草、尿床草、西洋蒲公英,凫公英、耩褥草、地丁、金簪草、孛孛丁菜、黄花苗、黄花郎、鹁鸪英、婆婆丁、白鼓丁、黄花地丁、蒲公丁、真痰草、狗乳草、奶汁草、残飞坠、黄狗头、卜地蜈蚣、苦须、鬼灯笼、羊奶奶草、双英卜地、黄花草、古古丁、茅萝卜、黄花三七、婆婆丁、仆公罂。
【科属】本品为菊科植物蒲公英的全草。
【产地】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性味归经】苦、甘,寒。归肝、胃经。
【用法用量】煎服,9~15g,外用鲜品适量,捣敷或煎汤熏洗患处。
【注意事项】用量过大可致缓泻。
【采收加工】春至秋季花初开时采挖,除去杂质,洗净,晒干。
【炮制工艺】将原药除去杂质、泥屑,喷潮(不洁者快洗),略润,切成1cm短段,干燥,筛去灰屑。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
1、用于痈肿疔毒,乳痈内痈。
本品苦以泄降,甘以解毒,寒能清热兼散滞气,为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之佳品,主治内外热毒疮痈诸证,兼能通经下乳,又为治疗乳痈良药。用治痈肿疔毒,常与野菊花、紫花地丁、金银花等药同用,如五味消毒饮;治疗乳痈肿痛,可单用本品浓煎内服,或以鲜品捣汁内服,渣敷感处,也可与全瓜蒌、金银花、牛蒡子等药同用,用治肠痈腹痛,常与大黄、牡丹皮、桃仁等同用;治疗肺痈吐脓,常与鱼腥草、冬瓜仁、芦根同用。本品解毒消肿散结,与板蓝根、玄参等配伍,还可用治咽喉肿痛;鲜品外敷可治疗毒蛇咬伤。
2、热淋涩痛,湿热黄疸。
本品苦、甘寒,能清利湿热、利尿通淋,对湿热引起的淋证、黄疸具有较好的疗效。用治热淋涩痛,常与白茅根、金钱草、车前子同用,以加强利尿通淋之功;治疗湿热黄疸,常与茵陈蒿、栀子、大黄同用。
1、治疗胃脘痛
蒲公英20~30g,丹参、白芍各15~30g,甘草10~30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1个月为1疗程。治疗185例,显效139例,好转41例,无效5例。用药时间最短3天,最长23天。(《上海中医药杂志》1984,2:33)
2、治疗消化性溃疡
每天取蒲公英20g,用开水浸泡30分钟代茶饮,第二天换新药,1月为1个疗程。治疗91例,治愈51例,好转35例,无效5例。(《中医药学报》1991,1:41)
3、治疗急性食道炎
蒲公英30g,黄连、清半夏各10g,瓜蒌15g,煅瓦楞子18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治疗87例,痊愈76例,有效6例,无效5例。(《河北中医》1991,13(2):8)
4、治疗尿毒症
公英30g,煅牡蛎20g,生大黄粉10g(后入煎3分钟),加水煎汁为300ml,保留灌肠,每日1次,7~14天为1疗程。病情改善后可改为每周灌肠2次或1次。也可用生大黄粉0.2g,装入胶囊内口服,1日3次。治疗尿毒症20例,好转18例,死亡2例。(《山东中医杂志》1985,5:19)
5、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
蒲公英60g,水煎2碗,温服1碗,剩下1碗乘热熏洗,每天1次。治疗甲亢术后突眼加重症3例,效果良好。(《浙江中医杂志》1980,8:362)
1、蒲公英粥
[材料]蒲公英40~60g,粳米100g。
[做法]先将蒲公英煎汁,去渣后入粳米同煮为粥。可作早餐食用。
[养生提示]功用补益肝肾,清肺和胃,乌发,固齿。适用于肾虚,发白,齿摇人服用。
2、蒲公英菊花茶
[材料]菊花15g,蒲公英30g,金银花20g,甘草3g,绿豆20g。
[做法]将诸味共入锅中,水煎去渣取汁即成。每日1剂,连服5~7日为1疗程。[养生提示]本茶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肿功效。适用于乳腺炎。
3.蒲公英汁
[材料]鲜蒲公英150g,白糖15g。
[做法]将鲜蒲公英洗净,捣烂,以纱布取汁,加入白糖即成。每日1剂,分2次服。
[养生提示]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功效。适用于湿热型暑疖患者服用。
4、蒲公英炒肉丝
[材料]蒲公英250克,猪肉100克,料酒、精盐、味精、葱花、姜末、酱油。
[做法]
(1)将蒲公英去杂洗净,入沸水锅炸一下,捞出洗净,挤水切段。猪肉洗净切丝。将料酒,精盐、味精、酱油、葱、姜同放碗中搅匀成芡汁。
(2)锅烧热,下肉丝煸炒,加入芡汁炒至肉熟而入味,投入蒲公英炒至入味,出锅即成。
[养生提示]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散结的功效;猪肉具有滋阴润燥、补中益气的功效。两者组成此菜,可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维生素C。具有解毒散结、滋阴润燥的功效。适用于痈毒疮肿、瘰疬、目赤、便血、便秘、咳嗽、消渴,胃炎、感冒等病症。
5、蒲公英茵陈红枣汤
[材料]蒲公英50克,茵陈50克,大枣10枚,白糖50克。
[做法]制成汤,
[养生提示]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上等辅疗药物;
阳虚外寒、脾胃虚弱者忌用。
1.用量过大 常规用量煎服后,偶见有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部不适及轻度泄泻。大剂量(30g/kg)灌服煎剂3天,可见实验兔子肝细胞及肾小管上皮细胞轻度浊肿,肾小管变窄,其它无明显改变。小鼠和兔亚急性毒性试验,尿中可出现少量管型,肾小管上皮细胞浊肿。
2.过敏反应 服用蒲公英煎剂、蒲公英酒浸剂后,个别人会出现荨麻疹、全身瘙痒等过敏反应。蒲公英注射剂静脉滴注后,亦偶有寒战、面色苍白、青紫或精神症状。
3.药不对证 主要是寒热不分,不加辨证而滥用蒲公英治疗各种感染。临床上所见的感染多数为热证,用蒲公英一般不会有不良反应。但少数感染属于阴寒证,无热象,病程多较长,病人体质虚弱。笔者普见有人用大剂量蒲公英治疗阴寒证,结果病人出现食欲减退、倦怠、疲乏、出虚汗、面色苍白。感染灶并无好转之象。将蒲公英清热解毒的作用简单地看成能抗菌消炎而加以滥用,会产生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