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中药大全 >>

砂仁是什么 砂仁的功效与作用 砂仁的食用方法

时间:2016-01-11 09:41 来源:普瑞养生网 作者:小编

砂仁是什么】

砂仁(Fructus Amomi),是热带和亚热带姜科植物的的果实或种子,是中医常用的一味芳香性药材。目前药用的砂仁的基源主要有三种:一种是主要产于中国广东省的春砂;一种是中国海南的壳砂;还有一种叫缩砂密,主产于东南亚国家。

【别名】缩沙蜜、缩砂仁

【药性论述】

【功效分类】祛湿药;行气药;温里药

【性味归经】味辛;性温。归脾、胃、肾经。

【功能主治】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用于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生态环境】

1.生于气候温暖、潮湿、富含腐殖质的山沟林下阴湿处。

2.生于海拔600-800m的山沟林下阴湿处或栽培。

3.生于山谷密林中。

【资源分布】

1.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地。现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区均大面积栽培。

2.分布一云南南部。

3.分布于海南。现广东、海南大面积栽培。

【药理作用】

1.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1.1.对离体肠管平滑肌的影响:

取大鼠、豚鼠或兔小肠一段置台氏液浴槽内,通过记录仪记录肠管活动变化,观察药液对肠管自发活动的影响和拮抗乙酰胆碱和BaCl2作用。结果阳春砂煎剂(2.5-5×10(-3)g 生药/ml)时,可使豚鼠、大鼠小肠肠管收缩加强,加大剂量时对肠管有抑制作用,表现张力降低,振幅减少。阳春砂煎剂对乙酰胆碱和氯化钡引起的大鼠小肠肠管紧张性、强直性收缩有部分抑制作用。阳春砂(1.3×l0(-3)g 生药/ml)挥发性部位可使兔肠管轻度兴奋,然后转入明显抑制作用,张力降低,收缩频率减慢,振幅减少,并随浓度不同能部分或完全拮抗乙酰胆碱、BaCl2引起的肠管兴奋或痉挛。

1.2.对肠道推进运动的影响:

小鼠体重(20-24g),随机分组,给药组给砂仁煎剂(0.5g/kg),对照组给蒸馏水,测定计算出炭末到达肠段的长度/整个肠道的百分数,以衡量肠推进运动的机能状态。结果给药组为82.2±4.4%,与对照组(62.5±2.9)比较P<0.01,表明砂仁能增进肠道运动。

2.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

家兔体重(2.0-2.6kg),每组3-4只,给药组为两个剂量组,分别口服砂仁0.6和1.2g/kg,对照组口服同剂量溶剂。给药后15、30、60、90分钟后分别颈动脉采血,离心制备PRP及PPP,以ADP为致聚剂在血小板聚集仪上测定血小板聚集率(%)。结果表明,砂仁能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见表6)

3.对花生四烯酸诱发小鼠急性死亡的影响:

小鼠(体重20-22g),每组10只,两个给药组分别口服砂仁0.6和1.2g/kg,对照组口服等容积溶剂。给药后1.5小时静脉注射花生四烯酸,观察小鼠15分钟内死亡情况。结果给药0.6和1.2g/kg两剂量组分别死亡2和1只小鼠,与对照组(死亡7只)相比P均<0.001,表明砂仁对花生四烯酸诱发的小鼠急性死亡有明显保护作用。

4.对胶原与肾上腺素混合剂诱发小鼠急性死亡的影响:

小鼠(体重20-22g,)每组10只,两给药组分别灌胃砂仁0.6和1.2g/kg,对照组给等容积溶剂,1.5小时后小鼠静脉注射胶原与肾上腺素混合液,观察小鼠15分钟内死亡情况。结果给药大、小剂量组分别死亡3和2只小鼠,与对照组(死亡8只)相比,P<0.05和P<0.01,表明砂仁有明显的对抗由胶原和肾上腺素所诱发的小鼠急性死亡的作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后下;或入丸、散。

【用药忌宜】:阴虚有热者忌服。

①《海药本草》:“得诃子鳖甲豆蔻。白芜荑等良。”

②《本草经疏》:“凡腹痛属火,泄泻得之暑热,胎动由于血热,咽痛由于火炎,小儿脱肛由于气虚,肿满由于湿热,上气咳嗽由于火冲迫肺而不由于寒气所伤,皆须详察鉴别,难以概用。”

③《药品化义》:“肺有伏火忌之。”

④《得配本草》:“气虚肺满禁用。”

【不良反应】口服 偶有过敏反应。

【药物配伍】:配蔻仁,宣通三焦气机,芳香化浊,醒脾和胃,行气止痛,俱能治湿浊内蕴,胃呆纳少,气滞胸闷,脘腹胀痛,反胃呕吐等证。配青陈皮,理气止泻,治脾胃气滞,胸腹胀满,消化不良,湿阻脾胃之泄泻,痢疾。配佩兰,芳香悦脾,可用治湿阻气郁,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胸腹胀满,治胎动不安等证。配冬葵,行气下乳,可治乳少气滞胀满疼痛等证。配熟地,砂仁既免除熟地滋腻碍胃之弊,又可引熟地归肾。配黄芩,寒温相合,气血配对,用于胎热上冲所致的胎动不安。配木香,用治脘腹气滞胀痛,消化不良,加强行气止痛之功。

【备注】

对于湿阻脾胃引起的食欲不振及呕吐泄泻等症,常配合白术、陈皮等同用;对于脾胃气滞、脘腹胀满,常配合陈皮、厚朴、木香等同用;对于脾虚气滞,可与党参、白术等同用。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腹痛泄泻,多与温中祛寒的干姜、熟附子,陈皮等同用。治胎动不安,常配合白术、苏梗等同用;治妊娠恶阻,可配合半夏竹茹等同用。

【附方】

①和胃气,消宿食,理腹痛,快膈,调脾:沉香一两,缩砂仁、乌药各二两,净香附四两,甘草(炙)一两二钱。上除沉香不过火,余四味锉焙,仍同沉香研为细末。每服一钱,用温盐汤无时调服,或空心烧盐汤调下亦好,紫苏、枣汤尤妙。(《活幼心书》缩砂饮)

②消食和中,下气止心腹痛:砂仁炒研,袋盛浸酒,煮饮。(《纲目》缩砂酒)

③治痰气膈胀:砂仁捣碎,以萝卜汁浸透,焙干为末。每服一、二钱,食远,沸汤服,(《简便单方》)

④治气虚肿满,痰饮结聚,脾胃不和,变生诸症者:人参一钱,白术二钱,茯苓二钱,甘草七分,陈皮八分,半夏一钱,砂仁八分,木香七分,生姜二钱。水煎服。(《古今名医方论》香砂六君子汤)

⑤治妊娠胃虚气逆,呕吐不食:缩砂仁不拘多少。上为细末。每服二钱,入生姜自然汁少许,沸汤点服,不拘时候。(《济生方》缩砂散)

⑥治冷滑下痢不禁,虚赢:缩砂仁、炮附子(末)、干姜、厚朴、陈橘皮等分。为丸。日二,服四十丸。(《药性论》)

⑦治妇人妊娠,偶因所触,或坠高伤打,致胎动不安,腹中痛不可忍者:缩砂不计多少。慢火炒令热透,去皮用仁,捣罗为末。每服二钱,用热酒调下,须臾觉腹中胎动处极热,而胎已安。(孙用和)

⑧治遍身肿满,阴亦肿者:缩砂仁、土狗一个,等分。研,和老酒服之。(《仁斋直指方》)

⑨治小儿滑泄,肛头脱出:缩砂一两。去皮为末,每用一钱,以猪腰子一片批开,入药末在内,绵系,米泔煮熟,与儿食之,次服白矾丸。(《小儿卫生总微论方》缩砂散)⑩牙齿疼痛:缩砂常嚼之。(《仁斋直指方》)11.治一切食毒:缩砂仁末,水服一、二钱。(《事林广记》)

【食用方法】

1、砂仁酒:砂仁、佛手各15g,以白酒250g浸泡。每次于饭后饮1小杯。

本方以砂仁温中化湿,以佛手理气和胃。用于湿阻气滞,脘腹胀满,饮食减少。

2、砂仁鲫鱼羹:砂仁15g,鲫鱼500g。鲫鱼加水煮沸,放入砂仁、生姜、盐等煮成羹食。

本方用砂仁温中化湿、健胃止呕,以鲫鱼补脾开胃、利湿。用于脾虚湿滞,呕逆少食或妊娠恶阻。

【各家论述】

1.《汤液本草》:缩砂,与白檀、豆蔻为使则入肺,与人参、益智为使则入脾,与黄柏、茯苓为使则入肾,与赤、白石脂为使则入大、小肠。

2.《纲目》:按韩矛《医通》云:肾恶燥,以辛润之,缩砂仁之辛,以润肾燥。又云:缩砂主醒脾调胃,引诸药归宿丹田,故补肾药用同地黄丸蒸,取其达下之旨也。

3.《本草经疏》:缩砂蜜,辛能散,又能润;温能和畅通达。虚劳冷泻,脾肾不足也,宿食不消,脾胃俱虚也,赤白滞下,胃与大肠因虚而湿热与积滞客之所成也。辛以润肾,故使气下行,兼温则脾胃之气皆和,和则冷泻自止,宿食自消,赤白滞下自愈,气下则气得归元,故腹中虚痛自己也。缩砂蜜,气味辛温而芬芳,香气入脾,辛能润肾,故为开脾胃之要药,和中气之正品,若兼肾虚,气不归元,非此为向导不济。本非肺经药,今亦有用之于咳逆者,通指寒邪郁肺,气不得舒,以致咳逆之证,若咳嗽多缘肺热,此药即不应用矣。

4.《本草汇言》:砂仁,温中和气之药也。若上焦之气梗逆而不下,下焦之气抑遏而不上,中焦之气凝聚而不舒,用砂仁治之,奏效最捷。然古方多用以安胎何也?盖气结则痛,气逆则胎动不安,此药辛香而窜,温而不烈,利而不削,和而不争,通畅三焦,温行六腑,暖肺醒脾,养胃养肾,舒达肝胆不顺不平之气,所以善安胎也。沈则施曰:砂仁温辛香散,止呕通膈,达上气也;安胎消胀,达中气也;止泻痢、定奔豚,达下气也。与木香同用,治气病尤速。

5.《药品化义》:砂仁,辛散苦降,气味俱厚。主散结导滞,行气下气,取其香气能和五脏,随所引药通行诸经。若呕吐恶心,寒湿冷泻,腹中虚痛,以此温中调气;若脾虚饱闷,宿食不消,酒毒伤胃,以此散滞化气;若胎气腹痛,恶阻食少,胎胀不安,以此运行和气。

6.《本草新编》:砂仁,止可为佐使,以行滞气,所用不可过多,用之补虚丸中绝佳,能辅诸补药,行气血于不滞也。补药味重,非佐之消食之药,未免过于滋益,反恐难于开胃,入之砂仁,以苏其脾胃之气,则补药尤能消化,而生精生气,更易之也。砂仁止入脾,而不入肾,引补肾药入于脾中则可,谓诸补药必借砂仁,引其由脾以入肾,则不可也。《神农本草》井未言其入肾,不过说主虚劳冷泻耳。夫冷泻有专属乎脾者,何可谓脾寒俱是肾寒。

7.《玉揪药解》:缩砂仁,和中调气,行郁消滞,降胃阴而下食,达脾阳而化谷,呕吐与泄泻皆良,咳嗽与痰饮俱妙,善疗噎膈,能安胎妊,调上焦之腐酸,利下气之秽浊。清升浊降,全赖中气,中气非旺,则枢轴不转,脾陷胃逆。凡水胀肿满,痰饮咳嗽,噎膈泄利,霍乱转筋,胎坠肛脱,谷宿水停,泄秽吞酸诸证,皆升降反常,清陷浊逆故也。泄之则益损其虚,补之则愈增其满,清之则滋其下寒,温之则生其上热。惟以养中之味,而加和中之品,调其滞气,使枢轴回旋运动,则升降复职,清浊得位,然后于补中扶土之内,温升其肝脾,清降其肺胃,无有忧矣。和中之品,莫如砂仁,冲和调达,不伤正气,调醒脾胃之上品也。

8.《本草求真》:缩砂,书号为醒脾调胃要药。其言醒脾调胃,快气调中,则于腹痛痞胀有功,入大肠则于赤白泻痢有效,入肺则于咳嗽上气克理。至云止痛安胎,并咽喉口齿浮热能消,亦是中和气顺之意。若因实热而云胎气不和,水衰而见咽喉口齿燥结者,服之岂能是乎。故虚实二字,不可不细辨而详察耳。

9.《本草正义》:缩砂密,虽辛温能升,未尝不治中、下二焦气,尤以专治肝肾为特长。甄权谓温暖肝肾,藏器谓治上气奔豚,盖皆有见于此。又得肠澼滞下一症,腹痛皆由气滞,必以调气为要务,然须疏通开泄,宜降而不宜升,故芳香辛温,升阳动火之药,皆在禁例。惟砂仁既能治虚寒之泄泻,似乎亦在升清消滞一边,而《开宝》竟以主治赤白痢疾,此症惟湿热积滞为独多,温升之品,宁非大忌。不知砂仁气辛,虽似温升,而开泄下降,是其本色。且能破滞解结,则虽湿热实积,亦不妨藉为引导,直入下焦而通淤滞,不患其升举秽浊,上逆为疟。故甄权又以为止休息气痢,濒湖引《药性论》,谓治冷滑下痢不禁,则温涩之中,尚有行气消积之作用在,固不可与肉蔻、益智之一味温涩者同日而语。石顽谓今人治血痢亦多用之,若积欲尽时,良非所宜。岂不以消滞导淤,是其所长,故适宜于积滞初下之症。又谓新产忌之,恐其气辛燥而动血,于以知砂仁泄降下气,力量颇专,与其他辛温芳香之药,以气用事,能升而不能降者,显然有别。

10.《药性论》:主冷气腹痛,止休息气痢,劳损,消化水谷,温暖脾胃。

11.《本草拾遗》:主上气咳嗽,奔豚,惊痫邪气。

12.《日华子本草》:治一切气,霍乱转筋,心腹痛。

13. 张元素:治脾胃气结滞不散。

14. 杨土瀛:和中,行气,止痛,安胎。

15.《本草蒙筌》:止恶心,却腹痛。

16.《纲目》:补肺醒脾,养胃益肾,理元气,通滞气,散寒饮胀痞,噎膈呕吐,止女子崩中,除咽喉口齿浮热,化铜铁骨哽。

17.《医林纂要》:润肾,补肝,补命门,和脾胃,开郁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