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黄芩
【别名】山茶根、黄芩茶、土金茶根
【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b]黄芩[/b]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b]根[/b]。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后撞去粗皮,晒干。
【性状】本品呈圆锥形,扭曲,长8~25cm,直径1~3cm。表面棕黄色或深黄色,有稀疏的疣状细根痕,上部较粗糙,有扭曲的纵皱或不规则的网纹,下部有顺纹和细皱。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黄色,中间红棕色;老根中心枯朽状或中空,呈暗棕色或棕黑色。气微,味苦。
【炮制】黄芩片:除去杂质,置沸水中煮10分钟,取出,闷透,切薄片,干燥;或蒸半小时,取出,切薄片,干燥(注意避免曝晒)。本品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薄片,外表皮黄棕色至棕褐色,切面黄棕色或黄绿色,具放射状纹理。照上述[鉴别](1)、(2)项下试验,应显相同的结果;照上述[含量测定]项下的方法测定,含黄芩苷(C21H18O11)不得少于8.0%。 酒黄芩:取黄芩片,照酒炙法(附录Ⅱ D)炒干。本品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薄片,外表皮棕褐色,切面黄棕色,呈放射状纹理,略带焦斑,中心部分有的呈棕色。照上述[含量测定]项下的方法测定,含黄芩苷不得少于8.0%。
【性味】苦,寒。
【归经】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黄芩的功效与作用)
【用法用量】3~9g。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储藏】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备注】(1)无对湿温发热,可与滑石、白蔻仁、茯苓等配合应用;对湿热泻痢、腹痛,又常与白芍、葛根、甘草同用;对于湿热蕴结所致的黄疸,可与绵茵陈、栀子、淡竹叶等同用。治热病高热,常与黄连、山栀等配伍;治肺热咳嗽,可与知母、桑白皮等同用;治血热妄行,可与生地、丹皮、侧柏叶等同用;对热毒疮疡,可与银花、连翘等药同用。用于胎动不安,常与白朮、竹茹等配合应用。
【黄岑的真假鉴别】
黄苓性状鉴别
根呈圆锥形,多扭曲,长5~25cm,直径1~3cm。表面棕黄色或深黄色,粗糙,有明显的纵向皱纹或不规则网纹,具侧根残痕,顶端有茎痕或残留茎基。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黄色,中间红棕色,老根木部枯朽,棕黑色或中空者称“枯芩”。气微,味苦。
以条长、质坚实、色黄者为佳。
黄苓显微鉴别
根(直径0.7cm)横切面:木栓层外缘多破裂, 一般为8~20列扁平细胞,其中有石细胞散在。栓内层狭窄,与韧皮部界限不明显。韧皮部宽广,有多数石细胞与韧皮纤维,单个或数个成群散在,石细胞多分布于外缘,韧皮纤维多分布于内则。形成层多成环。木质部在老根中央有栓化细胞环形成,栓化细胞有单环的,有成数个同心环的。本品薄壁细胞中含淀粉粒。
粉末黄色,味苦。韧皮纤维甚多,呈棱形, 长短不一,长50~100~250μm,直径10~40μm,壁甚厚,木化,孔沟明显。 木纤维较细长,两端尖,壁不甚厚,微木化。石细胞较多,呈类圆形、长圆形、类方形或不规则形,短径24~60μm,长径约60~160μm,壁厚约至24μm,孔沟有时分叉。网纹导管多见,具缘纹孔及环纹导管较少。木栓细胞棕黄色,多角形。淀粉粒类球形,复粒少见,由2~3分粒组而成。
黄苓理化鉴别
1、取粉末2g,置100ml锥形瓶中,加乙醇20ml, 置水浴上回流15分钟,滤过,取滤液1ml,加醋酸铅试液2~3滴,即发生桔黄色沉淀;另取滤液1ml,加镁粉少量与盐酸3~4滴,显红色( 黄酮反应)。
2、薄层层析(1) 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检查样品制备:取粉末1g,加乙醚40ml于脂肪提取器中回流至无色,浓缩至2~5ml,供点样用。吸附剂:0.5N草酸硅胶G板(青岛硅胶200目8.5g 1.5g石膏 0.5N草酸溶液25ml,铺板,室温干燥,于105℃活化1小时)。展开剂:氯仿-甲醇(10:1)。展距17cm。于365nm 紫外光灯下观察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