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中药大全 >>

丁癸草的功效与作用 丁癸草的附方

时间:2016-10-11 14:13 来源:普瑞养生网 作者:小编

【名称】丁癸草

【异名】

人字草、苦地枕,铺地锦(《岭南采药录》),鸟蝇翼草(《中国主要植物图说》),铺地草、金线吊虾蟆(《广西中草药》),乌龙草,红骨丁地青(《实用中草药》),斜对叶(《广西药用植物名录》)。

【基原】

为豆科丁癸草属植物丁癸草的全草。

【原植物】

丁癸草Zornia gilbosa Spanoghe

多年生小草本,高15~60cm。茎纤细,分枝,披散或直立。小叶2枚,生于叶轴顶端,叶片披针形,长2~3.5cm.宽0.5~1cm,先端急尖,基部圆形,厚纸质。总状花序腋生,长2~6cm;苞片2.盾状着生,革质,卵形,基部延伸成距,有明显脉纹,边缘有白色缘毛;花萼钟状,二唇形,有短柔毛;花冠黄色,极突出,旗瓣圆形,翼瓣倒卵形或长圆形,龙骨瓣内弯,短尖;雄蕊10,一体,花药二型;子房上位,无柄,花柱线形。荚果不开裂,由2~6美节组成,荚节圆形,有明显的细脉及剌。花期6~8月。

生于少干旱的山野地上。分布于浙江、福建、江西、广东、广西、四川,云南、台湾等地。

本植物的根(丁癸草根)亦供药用,另设专条。

【采收加工】

5~7月采收,鲜用或晒干。

【药材】

丁癸草Herba Zornzae Gibbosae主产于广东、广西、福建.四川、浙江等地。

性状全草长20~40cm。根及根茎长圆锥形,黄色或灰黄色,直径约2mm。茎纤细,黄绿色或灰绿色,无毛。小叶2,生于叶柄顶端,呈“人”字形;托叶细,卵状披针形。小叶多皱缩卷曲,完整者展平后呈长椭圆形或披针形,灰绿色或灰白色,先端处具一细尖利,全缘,下面疏被茸毛或无毛,在放大镜下可见黑色腺点。气微,味淡。

【成分】

全草含香豆索(coumarin)。

【药性】

苦、甘,凉。

1.《生草药性备要》:“味甜,性温。”

2.《岭南草药志》:“味苦,甘,性寒。”

3.《广东中药》:“平淡,性凉。”

【功用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散瘀,除湿利屎。主治风热感冒,咽痛,疮疡肿毒,毒蛇咬伤,黄疸,泄泻,痢疾,小儿疳积。

1.《本草求原》:“消大疮。”

2.《岭南采药录》:“生肌,合诸疮口。”

3.《岭南草药志》:“去痰火,清肝热,消瘀,凉血,解毒。”

4.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表,去瘀消肿。治感冒,眼结膜炎,肝炎,胃肠炎,痢疾,小儿疳积,毒蛇咬伤,跌打肿痛。”

5.《福建药物志》:“调气利湿,消肿解毒。主治黄疽,小便不利,淋浊,白带,乳腺炎,颈淋巴结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捣什。外用:煎汤熏洗,或鲜草捣敷。

【附方】

1.治风热感冒 丁癸草15g,柳叶菊15g,银花藤30g,水煎服。(《四川中药志》1979年版)

2.治痔疮 丁癸草120g,银花120g,苦楝皮120g,以水煎出味,倒于浴盆内,趁热坐于盆上熏肛门,待水稍凉后,即坐于药水内浸洗,约浸30min即可,每日1~2次。(《岭南草药志》)

3.治毒蛇咬伤 鲜丁癸草捣烂取汁服,每次20~30ml,每日3~4次,渣敷伤口周围。(《广西本草选编》)

4.治黄疸 丁癸草60g,车前草30g,水煎服。

5.治急性胃肠炎 丁癸草18g,积雪草l5g,白花蛇舌草60g。均用鲜全草捣烂绞汁,食盐少许冲开水,每2h服1杯。(4、5方出自《福建药物志》)

6.治小儿疳疾 丁癸草9~15g,瘦猪肉60~120g,水炖服。(《福建中草药》)

【临床应用】

急性乳腺炎的早期

用干品1~2两,鲮鱼1条(约2两重),水煎顿服或2次分服。治疗18例,均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