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中草药专题 >> 菝葜
按功效查找 按归经查找 按拼音查找 按药性分类 按药味分类 按药用部位分类

菝葜

【图片】菝葜的功效与作用|菝葜的附方【菝葜】专题菝葜为您推荐菝葜是什么|菝葜的功效与作用|菝葜的炮制|菝葜的附方|菝葜的临床应用|菝葜的食用方法等,菝葜具有祛风利湿,解毒消肿的功效,主治风湿痹痛,肌肉麻木,消渴,淋浊,带下,泄泻,痢疾,黄疸,痈肿疮毒,瘰疬,顽癣,癌瘤等症状!

菝葜是什么

别名:王瓜草(《日华子》),金刚藤(《履巉岩本草》),金刚树(《救荒本草》)。

攀援状灌木,高1-3m。疏生刺。根茎粗厚,坚硬,为不规则的块根,粗2-3cm。叶互生;叶柄长0.5-1.5cm,具小狭鞘,有卷须2条;叶片薄革质或坚纸质,卵圆形至椭圆形,长3-10cm,宽1.5-10cm,具小尖头,基部宽楔形至心形,下面淡绿色,较少苍白色,有时具粉霜。花单性,雌雄异株;伞形花序生于尚幼嫩的小枝上,有花10余朵,呈球形;总花梗长1-2cm,花序托稍膨大,近球形;小苞片卵状披针形;花绿黄色,花被裂片6,2轮;雄花雄蕊6,长约为花被片的2/3;雌花大小与雄花相似,有6枚退化雄蕊,柱头3裂,稍反曲。浆果球形,熟时红色,有粉霜。花期2-5月,果期9-11月。

生于海拔2000m以下的林下灌木丛中、路旁、河谷或山坡上。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以及台湾等地。

中药菝葜的采集

2月或8月采挖根茎,除去泥土及须根,晒干。

中药菝葜的药材

菝葜Rhizoma Smilacis Chinae根茎扁柱形,略弯曲,或不规则形,长10-20cm,直径2-4cm。表面黄棕色或紫棕色,结节膨大处具圆锥状突起的茎痕、芽痕或根痕,或有刺状细根,节上有鳞叶。质坚硬,断面棕黄色或红棕色,粗纤维性。气微,味微苦。以根茎粗壮、断面色红者为佳。

中药菝葜的化学成分

根含菝葜素(Smilaxin),异黄杞苷(isoengeletin),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山柰素(kaempferide),二氢山柰素(dihydrokaempferide),β谷甾醇(β-sitosterol),β-谷甾醇葡萄糖苷(β-sitos-teroylglucoside),薯蓣皂苷的原皂苷元A(prosa-pogeninA of dioscin),薯蓣皂苷(dioscin),纤细薯蓣皂苷(gracillin),甲基原纤细薯蓣皂苷(methylpro-togracillin),甲基原薯蓣皂苷(methylprotodioscin),以及伪原薯蓣皂苷(pseudoprotodioscin),薯蓣皂苷元(diosgenin)等。

菝葜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利湿,解毒消肿。主治风湿痹痛,肌肉麻木,消渴,淋浊,带下,泄泻,痢疾,黄疸,痈肿疮毒,瘰疬,顽癣,癌瘤。

1.《别录》:“主腰背寒痛,风痹,益血气,止小便利。”

2.《日华子》:“治时疾瘟瘴。”

3.《品汇精要》:“散肿毒。”

4.《纲目》:“治消渴,血崩,下利。”

5.《本经逢原》:“祛湿热,利水,坚筋骨。”

6.《医林纂要·药性》:“缓肝坚肾,清小肠火,化膀胱水。治恶疮,毒疮,虫毒。”

7.《南京民间药草》:“化痰止咳。浸酒服,可治筋骨麻木。”

8.《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清热,除风毒。治崩带,血淋,瘰疬及跌打损伤。”

9.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肠炎腹泻。”

10.《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抗菌消炎,祛风活血。治肺脓疡,流火,关节酸痛。”

11.江西《中草药学》:“解毒祛风,为疮痈要药。治历节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炎),肌肉麻痹,食管癌,牛皮癣。”

12.《广西本草选编》:“主治感冒风热,扁桃体炎,消化不良,尿路感染,肾炎,鼻咽癌,胃癌,直肠癌,宫颈癌。”

菝葜的药理作用及炮制

药理作用

1.降血糖作用:菝葜煎剂灌胃能显著对抗NA和葡萄糖引起的小鼠血糖升高,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浓度,明显增加糖原含量,但对正常小鼠血糖无明显影响。

2.抗炎、镇痛作用:菝葜醇提取物灌胃对大鼠蛋清性及角叉菜胶性足跖肿胀有抑制作用,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及二甲苯所致的耳肿胀也有抑制作用。

3.抗肿瘤作用:菝葜醇提取物灌胃对小鼠肉瘤S180、子宫颈癌U14增殖有抑制作用。

4.抗菌作用:菝葜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菝葜25%水煎剂灌胃能抑制小鼠马疫锥虫的繁殖,但不能清除血中锥虫。

炮制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残存须根,洗净,浸润至透,切薄片,干燥。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

菝葜的附方

1.治患脚积年不能行,腰脊挛痹及腹屈内紧急者。菝葜(洗净,锉之)一斛。以水三斛,煮取九斗,以渍曲及煮去滓,取一斛渍饭,酿之如酒法,熟即取饮,多少任意。(《肘后方》)

2.治关节酸疼。菝葜根60g,或加中华常春藤9g。黄酒、水各半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3.治风湿关节痛。菝葜、虎杖各30g,寻骨风15g,白酒750g。上药泡酒7日,每次服一酒盅(约15g),早晚各服1次。(《全国中草药汇编》)

4.治淋证。菝葜根(盐水炒)15g,银花9g,萹蓄6g。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5.治沙石淋。菝葜二两。为细散。每服一钱匕,米饮调下。服毕,用地椒煎汤浴,连腰浸,须臾即通。(《圣济总录》菝葜散)

6.治血尿。菝葜根、算盘子根各30g。水煎服。(《安徽中草药》)

7.治下痢赤白。金刚根和好腊茶等分。为末,白梅肉丸,如鸡头大。每服五丸至七丸,小儿三丸。赤痢甘草汤下,白痢乌梅汤下,赤白痢乌梅甘草汤下。(《履峻岩本草》)

8.治黄疸型肝炎。菝葜根状茎、金樱子根各60g,半边莲15g。水煎服。(《浙江药用植物志》)

9.治瘰疬,痒子,流痰。金刚藤头500g,土茯苓30g,何首乌、苦荞头各15g。煎水炖五花肉服。(《重庆草药》)

10.治流火。菝葜根30-60g,牛藤根6-9g。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11.治大肠热毒痔疮。金刚藤头(鲜)120g,霸王鞭60g,无花果60g,刺老包24g。炖猪大肠服(放白糖,不放盐),如解便现红色,加棕树根60g。(《重庆草药》)

12.治肺脓疡。菝葜根60g,水煎服;或加鱼腥草全草15-30g,羊乳根30g,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13.治牛皮癣。鲜菝葜根茎60g,煎汤内服,连服20-30日。或本品60-120g,乌梅30g,甘草15g,浸24小时后煎服,每日1剂,连服40-60日。(《浙南本草新编》)

14.治小便多,滑数不禁。金刚骨为末,以好酒调三钱服之。(《儒门事亲》)

15.治消渴饮水无休。菝葜(锉、炒)、汤瓶内碱各一两,乌梅二两(并核椎碎,焙干)。上粗捣筛。每服二钱匕,水一盏,于石器中煎至六分,稍热细呷。(《圣济总录》菝葜饮)

16.治消渴,小便数少。菝葜、土瓜根各二两半,黄芪(焙)、地骨皮五味子各二两,人参、牡蛎(熬粉)各一两半,石膏四两。上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煎去滓,空腹温服。(《圣济总录》菝葜饮)

17.治糖尿病。鲜菝葜根60-120g,配猪胰1具同炖服,每日1剂。(《浙南本草新编》)

18.治一切伏热,烦躁困闷。菝葜、贯众(摘碎,刮去毛)各一两,人参、甘草(炙)各半两。

上为散。每服二钱匕,水煎温服。如热渴,即冷作饮。(《圣济总录》菝葜散)

19.治吐血。菝葜根6g,地茶9g。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20.治崩漏。菝葜根、棕榈炭各30g。水煎服。(《安徽中草药》)

21.治闭经。菝葜根15-30g。水煎兑甜酒服。(《湖南药物志》)

菝葜的临床应用

1.治疗银屑病:

菝葜土茯苓等量水煎浓缩制成冲剂,每袋含生药30g。每日2-4袋,分2次冲服,60日为1疗程。用药期间忌茶,停用其他药物。治疗164例。结果l临床痊愈(皮损完全消退或消退90%以上)79例,显效(皮损消退2/3以上)17例,有效(皮损消退1/3以上)31例,无效(皮损消退不足1/3)37例,总有效率达77.4%。认为本药对寻常型急性期点滴状疗效最好,有效率达83.7%。一般见效时间多数在服药后2周左右;皮疹消退顺序最早见于前胸、上腹、肩背和四肢近端屈侧,其次是腰、颈、面部、头皮和胫前。部分病例每日剂量2袋时疗效不佳,增至每日4袋疗效好。对病程较长的顽固性病例,延长疗程能提高治愈率。经两年随访,79例痊愈者中,复发19例,其中10例再服该药仍有效,本药的副作用为轻微胃肠道反应,如口干、口苦、纳差、腹胀、上腹不适、恶心等,但不影响治疗,可自行缓解。

②单取菝葜煎服,每日20-40g,以温开水1500ml浸泡10小时,然后煮沸40-50分钟,分2-3次饭后服。观察牛皮癣107例,结果痊愈13例,显效26例,有效45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78.5%。

2.治疗急性肠炎

用复方菝葜片每次5片,日服3次(儿童用量酌减),连服2日为1疗程。

观察100例,经治1疗程而愈62例,好转3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2%。

3.治疗脱肛

每日用菝葜90-120g,金樱根(子)60-90g,煎汤分3次服,小儿用量酌减。共观察27例,结果全部治愈。治愈时间最短半日,最长52日。治疗期间,应注意多休息,加强营养。对于有并发症的患者(如痔核、息肉、肿瘤等),宜先治疗并发症,然后再用此法治疗,效果均满意。

菝葜的副作用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30g;或浸酒;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

服药时忌饮茶、食醋。《本草经疏》:“忌茗、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