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蛇总管,是一种植物药材,取自唇形科植物显脉香茶菜的全草,主治急性传染性肝炎,疮毒湿疹,皮肤瘙痒。本品为常用草药。原植物为蓼科植物虎杖的根茎及根。
虎杖始载于《名医别录》,列为上品。陶弘景在描述其形态时曰:“田野甚多,状如大马蓼,茎斑而叶圆。”韩保升曰:“所在有之,生下湿地,作树高丈余,其茎赤黄,二月三月采根,日乾。”苏颂描述更为精确:“三月生苗,茎如竹笋状,上有赤斑点,初生便分枝丫,叶如小杏叶,七月开花,九月结实。南中出者,无花,根皮黑色,破开即黄。”《本草纲目》释其名称曰:“杖言其茎,虎言其斑也。”根据上述本草叙述,可以认为历代所用的虎杖均指本品。
【别名】 藿香(《南京民间药草》),山薄荷、铁菱角(《浙江中药资源名录》),蓝花柴胡(《广西中草药》)。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显脉香茶菜的全草。7—9月采收。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1米。茎方形,全株被毛。叶对生;椭圆状卵形或披针状卵形,长3—8厘米,宽1—3.5厘米,先端渐尖或急尖,边缘有粗锯齿,基部渐狭,下延于叶柄;叶背有透明腺点,脉上有短柔毛。圆锥状豪伞花序,对生于叶腋或顶生于株端;苞片披针形;花紫色或淡红色,唇形;花萼钟状,有5齿和10条脉纹;花冠上唇反折,4裂,下唇作船形,基部狭;雄蕊4,2强;花柱2裂。小坚果宽倒卵形,褐色,有腺点,顶端有毛,外有宿萼。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野生于山坡草丛中。分布湖北、江苏、浙江、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或浸酒;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浓汁湿敷;或熬膏涂擦。
【性味】《广西中草药》:“味苦,性寒。”
①《广西中草药》;“昧苫,性寒。”
②《全国中草药汇编b:“微辛、苦,寒。”
【功能主治】
祛风,利湿,破瘀,通经。治风湿筋骨疼痛,湿热黄疸,淋浊带下,妇女经闭,产后恶露不下,癥瘕积聚,痔漏下血。跌扑损伤,烫伤,恶疮癣疾。
①《别录》:主通利月水,破留血癥结。
②陶弘景:主暴瘕,酒渍服之。
③《药性论》:治大热烦躁,止渴,利小便,压一切热毒。
④《本草拾遗》:主风在骨节间及血瘀。煮汁作酒服之。
⑤《日华子本草》:治产后恶血不下,心腹胀满。排脓,主疮疖痈毒,妇人血晕,扑损瘀血,破风毒结气。
⑥《滇南本草》:攻诸肿毒,止咽喉疼痛,利小便,走经络。治五淋白浊,痔漏,疮痈,妇人赤白带下。
⑦《医林纂要》:坚肾,强阳益精,壮筋骨,增气力。敷跌伤折损处,可续筋接骨。
⑧《岭南采药录》:治蛇伤,脓疱疮,止损伤痛。
⑨《贵州民间方药集》:收敛止血,治痔瘘,去风湿,发表散寒,散瘀血,外用治火伤。
⑩《中医药实验研究》:治实火牙痛,湿疮烂腿,脚趾歧湿烂。
治毒攻手足肿,疼痛欲断:虎杖根,锉,煮,适寒温以渍足。(《补缺肘后方》)
治筋骨痰火,手足麻木,战摇,痿软:斑庄根一两,川牛膝五钱,川茄皮五钱,防风五钱,桂枝五钱,木瓜三钱。烧酒三斤泡服。(《滇南本草》)
治胆囊结石:虎杖一两,煎服;如兼黄疸可配合连钱草等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治五淋:苦杖不计多少,为末。每服二钱,用饭饮下,不拘时候。(《姚僧坦集验方》)
治月经闭不通,结瘕,腹大如瓮,短气欲死:虎杖根百斤(去头去土,曝干,切),土瓜根、牛膝各取汁二斗。上三味细切,以水一斛,浸虎杖根一宿,明日煎取二斗,内土瓜、牛膝汁,搅令调匀,煎令如饧。每以酒服一合,日再夜一。宿血当下,若病去,止服。(《千金方》)
治妇人月水不利,腹胁妨闷,背膊烦疼:虎杖三两,凌霄花一两,没药一两。上药,捣细罗为散。不计时候,以热酒调下一钱。(《圣惠方》)
治产后瘀血血痛,及坠扑昏闷:虎杖根,研末,酒服。(《纲目》)
治腹内积聚,虚胀雷鸣,四肢沉重,月经不通,亦治丈夫病:高地虎杖根细切二斛,以水二石五斗,煮取一大斗半,去滓,澄滤令净,取好淳酒五升和煎,令如饧。每服一合,消息为度,不知,则加之。(《千金方》虎杖煎)
治肠痔下血:虎杖根,洗去皴皮,锉焙,捣筛,蜜丸如赤豆,陈米饮下。(《本草图经》)
治红白痢:酸汤杆9g,何首乌9g,红茶花9g,天青地白(委陵菜)6g。煎水兑红糖吃。(《贵阳民间药草》)
治诸恶疮:虎杖根,烧灰贴。(《本草图经》)
治痈肿疼痛:酸汤秆、土大黄(羊蹄)为末。调浓茶外敷。(《贵阳民间药草》)
治伤折,血瘀不散:虎杖(锉)二两,赤芍药(锉)一两。上二味,捣罗为散。每服三钱匕,温酒调下,不拘时候。(《圣济总录》虎杖散)
治风湿痹痛,四肢麻木:活血龙500g,白酒1000ml,浸1—4星期,分次随量饮;或活血龙、西河柳、鸡血藤各30g,水煎服。(《浙江药用植物志》)
治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虎杖30g,鸡眼草60g。每日1剂。(《全国中草药资料选编))
治湿热黄疸:虎杖、金钱草、板蓝根各30g。水煎服。(《四川中药志》1982年)
治痔疮出血:虎杖、银花(金银花)、槐花各9g。水煎服。(《四川中药志》1982年)
治妇人诸般淋:苦杖根,多取洗净,碎之,以一合用水五盏,煎至一盏,去滓。用麝香、乳香少许研调下。(《本事方》)
治热淋:虎杖、车前草、萹蓄草各15g。水煎服。(《四川中药志》1982年)
治念珠菌阴道炎:虎杖60g,加水500ml,煎成300ml。待温,冲洗阴道,后用鹅不食草干粉装胶囊(含0.3g)放入阴道,每日1次,7d为1疗程。(《新医学》1971,(6.7):16)
(21)治痈疮肿毒:虎杖15g,千里光15g,野菊花15g。水煎服。(《四川中药志》1982年)
(22)治皮肤湿疹:虎杖、算盘子根各24g,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23)治汤火疮:用苦杖为末,水调敷。(《丹溪治法心要》)
(24)治放疗所致的白细胞下降:虎杖、鸡血藤各30g,当归、甘草各9g。水煎服,每日2次。
(25)治胃癌:虎杖30g,制成糖浆60ml。每服20—30ml,每日服2—3次。(《实用肿瘤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