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中草药专题 >> 红大戟
按功效查找 按归经查找 按拼音查找 按药性分类 按药味分类 按药用部位分类

红大戟

【图片】红大戟的功效与作用红大戟,别名红牙大戟、红牙戟、紫大戟、广大戟、南大戟、将军草、野黄萝卜!泻水逐饮、解毒散结的功效,红大戟治水肿胀满、痰饮喘急、痈疮肿毒,体虚者及孕妇禁用红大戟,红大戟不宜与甘草同用。

红大戟的植物形态及药材性状

【别名】红芽大戟、紫大戟、广大戟、云南大戟、南大戟、红其根、红牙戟、野黄萝卜、红萝卜、走沙黄、红心薯、土人参、红牙大戟

【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红大戟的根。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挖根,除去茎及须根,洗净,晒干,或用开水烫过后晒干。

【原形态】红大戟,多年生草本,高30-100cm。块根通常2-3个,纺锤形,红褐色或棕褐色。茎直立或上部稍呈蔓状,稍具棱。叶对生,无柄;叶片长椭圆形至条状披针形,长2-10cm,宽0.5-3cm,先端窄或短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被白色柔毛,下面沿脉及叶脉被毛;托叶2-4裂,裂片钻形。聚伞花序,花多数,密集成球形,直径1-1.5cm,花小,淡紫红色;花萼浅4裂,3片小,1片大;花冠管状漏斗形,先端4裂,裂片舌状,喉部密被长毛;雄蕊4,着生在花冠管中部;子房下位,2室,花柱细长,柱头2裂。果实很小,卵形或椭圆形。花期9月,果期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及西藏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块根长圆锥形或长纺锤形,稍弯曲,长3-12cm,直径0.6-1.2cm。表面棕红色或灰棕色,有扭曲的纵皱纹;顶端可见茎痕。质坚实,易折断,断面皮部红褐色,木部棕黄色。气微,味微辛。 以个大、质坚实、色红褐者为佳。

显微鉴别:块根横切面:木栓层为4-8列木栓细胞。韧皮部宽广。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断续径向排列,近形成层处的导管束由数列导管组成,向内渐呈单列或单个存在,中心可见初生木质部;射线宽。本品薄壁组织中有粘液细胞,含草酸钙针晶束;另有分泌细胞,含棕色树脂状物。

红大戟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苦;寒;有毒。

功效:泻水逐饮;解毒散结。

主治:水肿胀满;痰饮喘急;痈疮肿毒。

归经:肺经;脾经;肾经。

1、红大戟主十二水,腹满急痛,积聚,中风皮肤疼痛,吐逆。《本经》

2、红大戟主颈腋痈肿,头痛,发汗,利大小肠。《别录》

3、红大戟治下恶血癖块、腹内雷鸣,通月水,善治瘀血,能堕胎孕。《药性论》

4、红大戟治泻毒药,泄天行黄病、温疟,破症瘕。《日华子本草》

红大戟的药理作用

【药理作用】

1.抑菌作用:红大戟50%乙醇提取物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

2.利尿作用:生红大戟水煎浓缩液小鼠灌胃80g/kg,2-3小时后,尿量明显增加。

【毒性】红大戟根50%乙醇浸剂小鼠腹腔注射半数致死量为40.6±1.8g/kg。如与甘草共浸则半数致死量明显降低,表明其毒性显着增加。

红大戟的食用禁忌

体虚者及孕妇禁用红大戟,红大戟不宜与甘草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