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中草药专题 >> 胡椒
按功效查找 按归经查找 按拼音查找 按药性分类 按药味分类 按药用部位分类

胡椒

【图片】胡椒的功效与作用|胡椒的附方【胡椒】专题胡椒为您推荐胡椒是什么|胡椒的功效与作用|胡椒的附方|胡椒的药理作用|胡椒的图片|胡椒的临床应用等,胡椒具有温中,下气,消痰,解毒的功效,主治寒痰食积,脘腹冷痛,反胃,呕吐清水,泄泻,冷痢。并解食物毒等症状!

胡椒是什么

别名:玉椒、古月。

来源:为胡椒科植物胡椒的果实,多为栽培。果实成熟后除去外面黑皮,而呈灰白或黄白者即为商品中的白胡椒;其未成熟,不去黑皮的即为黑胡椒,一般多作食品供调味而不入药。药用白胡椒。

产地:主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云南、海南岛等地亦产。

性状:白胡椒为圆球形的果实,直径3~6毫米。外皮灰白色或淡黄白色。一端有一微小的疙瘩状,凸起,另一端有一微凹陷的细小圆脐,两端间多有9~12条分布均匀的浅色线纹。质坚而脆。破开面微有粉性。外皮很薄,里面分两层,外层为灰棕色或黑色,内层为白色,中间有细小空心。气特异,并有峻烈的辛辣味。

黑胡椒为近圆球形,直径同白胡椒。表面暗棕色或灰黑色,具网状皱纹。余同白胡椒。

两者均以粒圆、个大、气味峻烈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胡椒碱、胡椒脂碱、胡椒新碱,挥发油含向日葵素,二氢葛缕醇、氧化石竹烯、隐品酮。

胡椒的功效与作用

温中,下气,消痰,解毒。治寒痰食积,脘腹冷痛,反胃,呕吐清水,泄泻,冷痢。并解食物毒。

①《唐本草》:“主下气,温中,去痰,除脏腑中风冷。”

②《海药本草》:“去胃口气虚冷,宿食不消,霍乱气逆,心腹卒痛,冷气上冲,和气。”

③《日华子本草》:“调五脏,止霍乱,心腹冷痛,壮肾气,主冷痢,杀一切鱼、肉、鳖、草毒。”

④《本草蒙筌》:“疗产后血气刺疼,治跌扑血滞肿痛。”

⑤《纲目》:“暖肠胃,除寒湿反胃、虚胀冷积,阴毒,牙齿浮热作痛。”

胡椒的附方

①治五脏风冷,冷气心腹痛,吐清水:胡椒酒服之,亦宜汤服。(《食疗本草》)

②治心下大痛:胡椒四十九粒,乳香一钱。研匀,男用生姜、女用当归,酒下。(《寿域神方》)

③治胃痛:大红枣(去核)七个,每个内入白胡椒七粒,线扎好,饭锅上蒸七次,共捣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七丸,温滚水下,如壮实者用十丸。服后痛止,而胃中作热作饥,以粥饭压之即安。此寒食痰次皆治。(《百草镜》)

④治反胃呕哕吐食,数日不定:胡椒三分(末),生姜一两(微煨切)。上件药,以水二大盏,煎取一盏,去滓,分温三服。(《圣惠方》)

⑤治翻胃及不怕饮食:半夏(汤洗十遍)、胡椒。上等分,为细末,姜汁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姜汤下。(《百一选方》)

⑥治翻胃:胡椒一味,醋浸之,晒干,醋浸不计遍数,愈多愈好,碾末醋糊为丸。淡醋汤下十丸,加至三、四十丸。(《证治要诀》)

⑦治夏月冷泻及霍乱:胡椒碾末,饭丸梧子大。每米饮下四十丸。(《卫生易简方》)

⑧治霍乱吐泻:胡椒四十九粒,绿豆一百四十九粒。研匀,木瓜汤服一钱。(《仁斋直指方》)

⑨治疟疾一日一次,或隔日一次:白胡椒,研细末,用小瓶装好,不令泄气,再用蝉蜕研末,亦以瓶装之(蝉退要用全的,连头、足用)。用时每药分量只要如黄豆大,合成一处,用普通膏药一张,将药放在中间,在期前两小时至四小时以内,贴于背后天柱穴,愈后再将膏药撕去。(《中医杂志》(9):500,1956)

⑩治缺钙抽搐:白胡椒二十粒,鸡蛋皮两个。将上药焙黄后共研成粉,分为十四包。每日一包,开水冲服。(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⑾治小肠淋,沙石难出,疼痛:胡椒、朴硝各一两。上二味,捣罗为细散。温汤调下二钱匕,并二服。(《圣济总录》二拗散)

⑿治阴囊湿疹:胡椒十粒。研成粉,加水2000毫升,煮沸。外洗患处,每天二次。(《草医草药简便验方汇编》)

⒀治风虫牙痛:胡椒、荜拨等分。为末,蜡丸,麻子大。每用一丸,塞蛀孔中。(《卫生易简方》)

⒁治风虫客寒,三般牙痛,呻吟不止:胡椒九粒,绿豆十一粒,布裹捶碎,以丝绵包作一粒,患处咬定,涎出吐去。(《韩氏医通》)

⒂治冻伤:胡椒10%,白酒90%。把胡椒浸于白酒内,七天后过滤使用。涂于冻伤处,每日一次。(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⒃治蜈蚣咬伤:胡椒,研末调敷。(《多能鄙事》)

胡椒的临床应用

①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

㈠内服:用白胡椒1克研粉,加葡萄糖粉9克配成散剂。1岁以下每次0.3~0.5克,3岁以下0.5~1.5克,一般不超过2克,每日3次,连服1~3天为一疗程。如有脱水现象须补液。治疗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性腹泻20例,痊愈18例,好转2例。㈡外敷:以胡椒末填敷患儿脐眼,外贴暖脐膏,固定24小时,未愈可再贴1次。观察40例,均有效。㈢穴位注射:取白胡椒研碎蒸馏制成50%注射液,行穴位注射。取穴:天枢、足三里。小儿每穴0.2毫升,成人每穴0.5毫升,两侧交替应用。治疗42例,经治1~5次(一般1~3次)均获痊愈。

②治疗肾炎

取白胡椒7粒,新鲜鸡蛋1个。先将鸡蛋钻一小孔,然后把白胡椒装入鸡蛋内,用面粉封孔,外以湿纸包裹,放入蒸笼内蒸熟。服时剥去蛋壳,将鸡蛋胡椒一起吃下。成人每日2个,小儿每日1个。10天为一疗程,休息3天后再服第二疗程,一般用3个疗程。试治6例,除1例10年的慢性肾炎患者外,其余5例均治愈。

③治疗慢性气管炎和喘息

将白胡椒粒放入75%酒精中泡30分钟,取出切成2或4瓣,用于穴位埋藏。选穴:膏盲,定喘,脚骨前压痛点(天突至膻中穴之间的压痛点),膻中,肺俞。治疗时胸前、背后各取1穴,切开1厘米长、0.5厘米深之切口,用止血钳伸入作穴位按摩,患者有酸麻胀感和喉头发热感,再把胡椒瓣放入穴位,盖好敷料,不必缝合,7天做1次,一般需做2~3次。胡椒不被吸收,故须注意局部感染。亦可将白胡椒制成10%的注射液,行穴位注射;进针后待有酸麻胀感时快速注入0.7~1.0毫升(成人量)药液。选穴:大椎,定喘,膏盲,肺俞;配穴:通气,膻中,丰隆,孔最。可交替选用,每次2~3穴。7~10天为一疗程,连续二个疗程可望不咳不喘。

④治疗神经衰弱

取白胡椒1粒(剪成两半)置于耳穴部位,胶布固定;而后用拇指捏压敷药部位至有发热感,每日4~6次。捏压时不宜搓捻以免移位,若胡椒破碎或捏压无刺激时,需重新更换。一般宜持续2周,如有反复则宜继续第二疗程。取穴:神经衰弱-枕、肾、神门;神经衰弱综合症-皮质下、额、心。初步观察,对失眠、头痛、头昏、入睡困难、睡眠浮浅等疗效显著,对多梦、记忆力减退等疗效较差。

⑤治疗皮肤病

先取紫皮蒜捣烂,再加入细胡椒粉(2:1)共捣成糊状备用。治疗时先用三棱针在双侧耳背静脉点刺放血;并在一侧耳轮脚凹陷处划破表皮(1~2厘米长的竖切口),双耳交替划割。按无菌操作进行。然后取椒蒜泥约米粒大放于胶布上,贴在切口处固定。每4天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之间休息10天。观察各种皮肤病(神经性皮炎、牛皮癣、湿疹、痤疮、神经瘙痒症、过敏性皮炎)共219例,治愈156例(71.2%),进步56例(25.1%)。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一般无不良反应,仅极个别病人治疗后诉心慌,烦躁。

胡椒的副作用

阴虚有火者忌服。

①《海药本草》:“不宜多服,损肺。”

②《本草备要》:“多食发疮痔、脏毒、齿痛目昏。”

③《随息居饮食谱》:“多食动火燥液,耗气伤阴,破血堕胎,发疮损目,故孕妇及阴虚内热,血证痔患,或有咽喉口齿目疾者皆忌之。绿豆能制其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