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荆子为马鞭草科落叶小灌木植物,入药的是单叶蔓荆或蔓荆的成熟果实,夏季采收,阴干,生用或炒用。蔓荆子一般长在海边沙滩,是落叶灌木,呈藤状,藤可长达20余米。6~7月开花,10~11月采果,有时到第二年的1月份有二次采果。每亩地可收获200公斤左右。
蔓荆子开花的时候,散发出一种幽香,随风传送,所以当地的村民又把它叫作“香姑娘”。这种被叫作“香姑娘”的植物可以固定沙地,你很难想象,那阵阵沁人心脾的幽香是由这种貌不惊人的植物发出来的。
中医认为,蔓荆子味辛、苦,性微寒,归膀胱、肝、胃经,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的功效。《本经》载,蔓荆子“主筋骨间寒热,湿痹拘挛,明目坚齿。”《别录》称其“治头风痛,脑鸣,目泪出”。
【别名】蔓荆实、荆子、万荆子、蔓青子、蔓荆、白背木耳、小刀豆藤、白背风、白背草。
【科属】本品为马鞭草科单叶蔓荆的果实。
【产地】主产山东、江西、浙江、福建。
【性味归经】苦、辛,平。入肝、膀胱、肺经。
【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治风热感冒,正、偏头痛,齿痛,赤眼,目睛内痛,昏暗多泪,湿痹拘挛。“
①《本经》:”主筋骨间寒热,湿痹拘挛,明目,坚齿,利九窍,去白虫。“
②《本草经集注》:”主发秃落。“
③《别录》:”去长虫,主风头痛,脑鸣,目泪出;益气,令人光泽脂致。“
④《药性论》:”治贼风,能长髭发。“
⑤《日华子本草》:”利关节,治赤眼,痫疾。“
⑥《珍珠囊》:”凉诸经血,止头痛,主目睛内痛。“
⑦王好古:”搜肝风。“
⑧《医林纂要》:”散热,祛风,兼能燥湿。“
⑨《广西中药志》:”治胃痛。“
⑩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疏风散热,平肝止痛。治感冒发热,眼痛眩晕,风湿筋骨痛,消化不良,肠炎腹泻,跌打肿痛。“
【作用】
疏风清热的作用
蔓荆子气清体浮,辛寒相存,走上入里,解表疏风,能宣肺气,清头目,为偏正头痛之圣品,常用于风热感冒,风水等证,
祛风除湿的作用
此为风湿邪留滞经络,阻痹气血所致,肢体关节酸痛,挛急,本品具祛风止痛效果,《神农本草经》:“主筋骨间寒热,湿痹拘急。”
鉴别应用
蔓荆子与藁本均有祛风胜湿止痛的作用,善治头痛,风湿痹痛,筋脉拘挛。然而,蔓荆子偏于治外感风寒之邪所致之病,而藁本偏治外感风热之邪所致之疾。
解热抗炎
蔓荆子和单叶蔓荆子水提液灌服对大鼠发热有显著的抑制效果,有解热降温作用。对大鼠炎症性肿胀和毛细血管通透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有效成分为紫花牡荆素和3一甲氧基-4-肉桂醛。
镇痛镇静
蔓荆子水煎剂有明显的镇痛作用。腹腔注射能显著提高小鼠的痛阈。生品的作用强于炒制品,醇提物强于水提物。水提液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单叶蔓荆子强于蔓荆子。
扩管和降压
蔓荆子醇浸液可显著降低麻醉猫的血压。对实验性外周和内脏的微循环障碍有较好的改善效果,可显著提高兔眼球结膜的微循环的血流速度。
降血压作用
蔓荆子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其降压作用与兴奋中枢诱导的副交感神经系统有关。实验证明:单叶蔓荆水提取物有降低兔血压的作用,该作用可被阿托品、氯异吲哚胺(Chlorisondamine)对抗,被毒扁豆碱增强,甜菜甙元(Betanidine)稍加强之,但不受心得安或赛庚啶(Cyproheptadine)的影响。
祛痰平喘
蔓荆子水煎液可显著舒张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有祛痰、平喘效果。
抗病原体
蔓荆子水煎液对ECH011病毒有抑制作用。对金葡菌和真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抗疲劳
蔓荆子醇浸液可增强小鼠耐缺氧能力,延长小鼠游泳时间。
抑制回肠运动
蔓荆子水煎液、醇浸液可显著抑制豚鼠离体回肠缓激肽的释放,对离体回肠平滑肌运动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酪氨酸酶抑制
体外试验,蔓荆子醇浸液对小鼠黑色素瘤酪氨酸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抗癌作用
蔓荆子的乙醇提取物(含量12.7μg/mL)能较好地抑制大鼠Hepalclc系细胞的增生,对肝癌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其含有的c2、c3,双键的黄酮类化合物可以抑制某些癌症细胞的增殖。蔓荆子活性成分Vitexicarpin对K562等4种人癌细胞有较强的增殖抑制活性。处理后的K562细胞表现出典型的凋亡形态特征,出现了剂量依赖性增加的亚二倍体峰并呈现出典型的DNA梯形条带;PARP和easpase一3被剪切,胞浆中细胞色素c增高,Bcl-2表达减少,Bax表达未见明显变化。
延缓衰老作用
蔓荆子中酚性成分如香荚酸等具有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
其他作用
蔓荆子水煎浸膏在体外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对孤儿病毒亦有抑制作用,蔓荆子提取物有强抗凝作用,在体外能显著延长牛凝血酶凝聚人体纤维蛋白原时间。蔓荆子的祛痰作用优于牡荆油。
1、蔓荆子60g,白酒500ml,将蔓荆子炒至焦黄,碾为粗末,入酒浸泡3~7天,兑凉开水适量,取汁700ml,每次服50ml,每日2次,7天一疗程,治疗三叉神经痛有良效。(《中医杂志》2000,12:712)
2、治疗急性鼻窦炎,蔓荆子12g,苍耳子10g,辛夷10g,白芷10g,桑叶15g,桔梗10g,随证加减,趁热熏鼻,凉后口服。(《中医杂志》2000,12:713)
3、单用蔓荆子为末,酒调外敷,治疗初中期急性乳腺炎,效果满意。(《湖南中医杂志》1999,3:48)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有挥发油,主要成分为茨烯、蒎烯,并含有蔓荆子黄素、脂肪油、生物碱和维生素A。
2、药理作用:蔓荆子有一定的镇静、止痛、退热作用。蔓荆子黄素有抗菌、抗病毒作用。蔓荆叶蒸馏提取物具有增进外周和内脏微循环作用。
1、蔓荆子粥
[材料]蔓荆子15克,粳米50克。
[做法]将蔓荆子捣碎,加水500毫升,浸泡后煎取汁,入粳米煮粥,空腹食用。
[养生提示]本粥可辛凉解散,用于目赤头痛者。
2、荆子酒
[材料]蔓荆子200克,醇酒500克。
[做法]将上药捣碎,用酒浸于净瓶中,7日后,去渣备用。每次徐饮10-15毫升,每日3次。
[养生提示]荆子酒适合外感风热头昏头痛及偏头痛患者饮用。
3、蔓荆子茶
[材料]蔓荆子5g、绿茶3g。
[做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养生提示]本方为传统药茶方,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的功效,适用于外感风热,头痛头昏、目赤齿痛患者饮用。
4、蔓荆防感茶
[材料]蔓荆子5g、荆芥3g、白蒺藜3g、柴胡3g、防风3g、绿茶3g。
[做法]用3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养生提示]本方为传统药茶方,具有疏散表邪的功效,适用于外感风寒,目肿出泪,涩胀羞明患者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