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中药大全 >>

八角莲的功效与作用 八角莲的附方 八角莲的药理作用

时间:2023-06-10 21:02 来源:普瑞养生网 作者:小编

名称:八角莲

功效与作用

化痰散结,清热解毒,祛瘀消肿。主治痰饮咳嗽,咽喉肿痛,痄腮,瘰疬瘿瘤,痈肿疔疮,毒蛇咬伤,跌打损伤,风毒麻痹,乳癌。

1.《本经》:"主辟恶气,逐邪,解百毒。"

2.《别录》:"疗咳嗽喉结,风邪烦惑,失魄妄见,去目中肤翳,杀大毒。"

3.《药性论》:"主劳疾传尸,瘦疾。"

4.《纲目》:"下死胎,治邪疟,痈疽,蛇毒。"

5.《本草汇言》:"攻湿积,散瘀血。""能攻散结痰、结气、结血等疾。"

6.《本草从新》:"治麻痹风毒,打扑瘀血停积。"

7.《广西中药志》:"清热化痰,解蛇虫毒。治肺热痰咳,虫蛇咬伤,单双蛾喉痛。"

8.《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追风散毒,杀虫。治劳伤吐血,腰痛,口喉鼻痛,疥癣白秃。"

9.《福建药物志》:"治哮喘,胆囊炎,胆石症,小儿惊风,癫痫,无名肿毒,背痈溃破,颈淋巴结核,瘿瘤。"

药理作用

1.对心血管的作用:

六角莲根提取物对离体蛙心有兴奋作用,可致心律不齐,并最终停止于收缩期;对兔耳血管有舒张作用,对小肠血管及肾血管有轻度收缩作用。

2.对平滑肌的作用:

六角莲根提取物对兔离体小肠平滑肌有抑制作用,但对兔和豚鼠离体子宫有兴奋作用。

3.抗病毒作用:

八角莲类中药水溶性提取物除川八角莲外均对单纯疱疹病毒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4.毒性:

从六角莲分离的一种树脂有毒,家兔口服后引起腹泻,猫用后致呕吐、腹泻及死亡。

性味归经

味苦、辛,性凉。有毒。归肺、肝经。

1.《本经》:"味辛,温。"

2.《本草经集注》:"味甘,温,有毒。"

3.《药性论》:"味苦。"

4.《本草汇言》:"性沉而阴,味辛而烈。"

5.《广西中药志》:"甘、苦、微辛,性凉,无毒。入肺经。"

释名

本品叶圆似莲荷,通常有八角,故名八角莲。

《纲目》云:“其叶如镜、如盘、如荷,而新苗生则旧苗死,故有镜、盘、荷、莲、害母诸名。”

基原

为小檗科植物八角莲、六角莲和川八角莲的根茎及根。

植物形态

1.八角莲Dysosma versipellis (Hance)M.Cheng ex Ying:多年生直立草本,高20-30cm,植株无毛,淡绿色。根茎粗壮,横生,具明显的碗状节。茎生叶1片,有时2片,盾状着生,叶柄长10-15cm;叶片圆形,直径约30cm,掌状深裂几达叶中部,边缘4-9浅裂或深裂,裂片楔状长圆形或卵状椭圆形,先端锐尖,边缘具针刺状锯齿,上面无毛,下面密被或疏生柔毛。花5-8朵,着生于近叶柄基处,下垂,花梗细,长约5cm;萼片6,外面被疏毛;花瓣6,深红色,勺状倒卵形,长约2.5cm;雄蕊6,药隔突出;子房上位,1室,柱头大,盾状。浆果椭圆形或卵形。种子多数。花期4-6月,果期8-10月。

生于海拔300-2200m的山坡林下阴湿处。有少量栽培。分布于安徽、河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2.六角莲Dysosma pleiantha (Hance) Woods.[D.hispida(Hao)Chun]:多年生草本,茎直立,无毛,高10-20cm。根茎粗壮,节明显。形态与八角莲相似,但茎生叶通常2,对生,盾状着生,叶片8-9浅裂,裂片宽三角状卵形,边缘有针状细齿。花紫红色,5-10朵,着生于两茎生叶柄交叉处。浆果近球形。花期5-6月,果期8-9月。生于海拔600-1600m的山坡阴湿处,或有少量栽培。分布于河南、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3.川八角莲Dysosma veitchii (Hemsl,etWils.)Fu ex Ying:茎生叶2片,对生,圆形,直径约20cm,通常6-8掌状深裂几达中部,裂片近楔形,顶端常3裂,纸质。花紫色。生于海拔1200-2200m的山地阴湿处。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

采集加工

多于秋季采挖,洗净,晒干或烘干。

药材

1.八角莲Rhizoma et Radix Dysosmae Versipellidis:根茎数个至十数个连成结节状,每一结节圆盘形,大小不一,直径0.6-4cm,厚0.5-1.5cm。表面黄棕色,上方具有大形圆凹茎痕,周围环节明显,同心圆状排列。下面具环节,有须根及须根痕。质坚硬,不宜折断,断面略平坦,颗粒状。根茎断面黄棕色,角质;根的断面黄色,中央有圆点状中柱。气微,味苦。

2.六角莲Rhizoma et Radix Dysosmae Pleianthae:根茎结节数较少,结节圆球形,直径0.5-1cm。质硬,折断面纤维状,有裂隙,髓部较大。气微,味苦。

3.川八角莲Rhizoma et Radix Dysosmae Veitchii:根茎呈不规则条状及块状,直径1.2-2cm。表面紫红色或棕红色,上方有数个切向排列的圆形茎痕。质坚硬,难折断,断面浅棕黄色,较平坦,颗粒状,角质样,横切面可见维管束小点环列。气微,味苦。均以结节多、质坚实、味苦者为佳。

炮制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稍浸,捞出,润透,切厚片,干燥。

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2g;磨汁,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磨汁或浸醋、酒涂搽;捣烂敷或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

体质虚弱者慎服,孕妇禁服。

1.《本草经疏》:“凡病属阳,阳盛热极及烦惑失魄妄见者不可用。”

2.《本草从新》:“其气猛悍,能开通壅塞,痛淋立止,虚人慎之。”

附方

1.治痰咳。八角莲12g,猪肺100-120g,糖适量。煲服。(《广西中药志》)

2.治气血痰饮,积胀成蛊。鬼臼一斤(切片),生姜二两,白矾五钱。泡汤浸二日,再用酒煮,捣烂成膏。巴豆肉三钱(去油),沉香蟾酥各五钱,俱为末。和入为丸,如黍米大。每早晚各服二三十丸,白汤送下。(《本草汇言》)

3.治喉蛾。白八角莲(研为细末)0.6g,加薄荷0.3g,吹入喉中。(《贵州草药》)

4.治瘰疬。八角莲30-60g,黄酒60g。加水适量煎服。(《湖南药物志》)

5.治淋巴结炎、腮腺炎。八角莲,以烧酒磨汁,外敷患处。(南药《中草药学》)

6.治瘿瘤。鬼臼(切片,姜汁浸)、海藻昆布、海带(俱用热水洗净)、海粉(水飞过)、海螵蛸各二两,甘草一两,海螺一个(火烧醋炙,如颈下摇者用长螺,颈不摇者用圆螺)。共为极细末,炼蜜丸,如梧子大。每晚临睡时口中噙化一丸。(《本草汇言》)

7.治无名肿毒。白八角莲、野葵、蒲公英各等分。捣烂,敷患处。(《贵州草药》)

8.治带状疱疹,单纯性疱疹。八角莲根研末,醋调涂患处。(《广西中草药》)

9.治毒蛇咬伤。八角莲9-15g。捣烂,冲酒服,渣敷伤处周围。(《广西中草药》)

10.治跌打损伤,风湿痹痛。八角莲3-9g。水煎,兑酒服。(南药《中草药学》)

11.治胃痛。白八角莲、山慈菇、矮霸王各3g。研末兑酒,分3次吞服。(《贵州草药》)

12.治乳腺癌。八角莲、黄杜鹃各15g,紫背天葵30g。加白酒500g,浸泡7日后,内服外搽。每服9g,每日2-3次。(《全国中草药汇编》)

13.治体虚气弱,神经衰弱,痨伤咳嗽,虚汗盗汗。八角莲9g,蒸鸽子或炖鸡、炖猪肉250g服。(《贵阳民间药草》)

14.治脱肛。八角莲根10g。将药切细,用甜酒煎熬内服,一次服完。(《贵州民间方药集》)